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Vogue Film    >    看电影

我在印度电影里,寻找失踪的“中国药神”

编辑:一只东尼 时间:2018年7月25日 内容来源:VOGUE时尚网  图片来源:VOGUE时尚网  

文章导读

电影《我不是药神》,意外地成为了一块多米诺骨牌。在暴风骤雨的舆情中,柔远镇迩的氛围里,是时候和徐峥一起重返大银幕上的印度,寻找失踪的“中国药神”。

DYING TO SURVIVE

“中国药神”

徐峥,《我不是药神》剧照


一场全民讨论,两次重要批示,紧接着电影的现象级热映而来。国内的大银幕上,长久以来缺席的现实主义题材,轰动得前所未有。


不少人说,《我不是药神》是商业片里的“中国良心”,我们终于拍出了和韩国的《素媛》、《熔炉》一样有尊严的电影。

杨新鸣,王传君,徐峥,《我不是药神》剧照


围绕着一场关于慢粒白血病药物的真实博弈,《我不是药神》有侧重有选择地,引导人们说出亲历的市井百态,悲喜荒唐。


这就是成功,成功到引爆了两波舆情:预防医学防着病的起始,靶向药物守着病的终末。一前一后加起来,约等于命。

《我不是药神》女主角谭卓,转发总理近期的某项重要批示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其中不乏纷纭、鼓噪又乖张的娱乐元素,但观众看《我不是药神》的共鸣其实很朴素,“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从图利到救人的药贩子,在夜场求生的患儿母亲,刚当上爸爸的晚期病人,砸假药场子的基督教牧师,以及“想要活下去有什么错”的黄毛少年,这些人的嬉笑怒骂,全都真实到泥土里。

周一围,《我不是药神》剧照


不尽人意的是,电影里出现了一种令人眉头紧蹙的工整。哑巴吃黄连的制药公司担了恶役,医药公司代表被简化成了奸商形象,强调悲情,回避了法理情理的冲突,以及种种的“不可说”;


结尾时,更是仓促地,将所有冲突一口气解决。

王传君,《我不是药神》剧照


无可厚非,电影只是电影,必须选择一个视角,既没有彻底根治的义务,也没有可供面面俱到的土壤。在文艺创作中,真人真事改编,就已经是最大的尺度了。


电影不是药。《我不是药神》不是在治病,是在看病。

那么,药在何处?


印度。


当无药可吃而病情恶化的吕受益(王传君饰)望向天空,镜头过渡到烟雾缭绕的印度街头,程勇(徐峥饰)偶遇了两尊印度神像;浓雾散开,视线转回国内,程勇便看见了吕受益的遗像。


这段蒙太奇,是整部电影中最华彩的片段。

徐峥,《我不是药神》剧照


两尊神像,分别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及其神妃,帕尔瓦蒂。


他们流转着毁灭和生殖,不破不立,传播痛楚也温文照拂——也正是吕受益的死,让程勇决意向死而生,成为患者的救世主。

曾经野蛮生长,长成后却厚重慈悲。印度药如是,印度电影也如是。


这两年,不只是中国现实题材商业片的“良心元年”,更是“印度良心”集中爆发的时间。当人们还带着有色眼镜,嘲笑“阿三电影”剧情狗血、歌舞猝不及防的时候,印度电影早已直击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轰动的世俗娱乐中暴露羞耻,解剖尊严。


INDIAN FILM INDUSTRY

“印度良心”

《护垫侠》,将于 2018 年 9 月在国内上映


敢在自己的脸上开刀的印度电影,力量究竟有多大?


正当《我不是药神》在国内引发热议,领导做出彻查批示的同时,有一部印度电影已经在它所主张的领域里大获全胜。


电影《护垫侠》在印度上映半年之后,印度已于本周宣布取消卫生巾的消费税。

在男尊女卑观念浓厚的印度,月事是绝对的禁忌话题,是极为不洁的,月事中的女人甚至要去睡阳台。高昂的税费和愚昧的性别意识,让全印度超过 70% 的女人用不上卫生巾。


荒唐的是,月事期间的卫生问题,正是阻碍女性上学和进入职场最主要的因素。女权运动寸步难行,有时仅仅就是因为一块卫生巾。

在印度女人争取月事卫生的长期战斗中,这部《护垫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传播作用。


宝莱坞最受欢迎的动作男星之一阿克谢-库马尔,将女权主张拍成充满娱乐元素的商业大片后,彻底扭转了局面。

一众印度明星甚至在社交网络上发起了“护垫挑战”,包括阿米尔·汗在内的众多影星手持护垫自拍,声援卫生巾免税运动:“生而为女人,为什么要感到羞耻?”


是的,印度电影人向全世界大胆暴露了本国全球倒数的女性卫生状况,引发了全民热议,也因此让如今的印度,一跃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取消了卫生巾税的国家。


不破不立,就是这个道理。

轰动中国影坛的《摔跤吧!爸爸》



先扬家丑,再整歪风。


印度电影如此落拓坦荡的现实风格,总会让人想起阿米尔·汗,宝莱坞的金字招牌,这个缔造了印度电影在华十亿票房神话的“印度良心”,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结结实实地改变着自己的国家。

印度的大城市中,女性权益已经得到了相当的保障,然而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盛行着极端的性别压迫,女孩子没有被教育和就业的资格,早早地就被包办婚姻,成为丈夫的附庸。


在这样的背景下,《摔跤吧!爸爸》中的阿米尔·汗强制女儿们学摔跤,在竞技体育里打垮那些对她们不屑一顾的男人,争取未来的选择权,而不是等待在 14 岁时打包嫁人,在无穷无尽的家务中消磨青春。

印度的男尊女卑、种姓制度、包办婚姻,以及体育系统的不作为,都被巧妙地编织进了《摔跤吧!爸爸》的励志故事里。


然而,这部电影的风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有的人脸上开始挂不住了。


电影上映后,时常有保守分子在印度街头焚烧他的肖像,抵制他的电影,叫嚣着“阿米尔·汗的是被美国控制的喉舌,制造印度落后的假象和有违道德底线的丑闻,是为了挑起印度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矛盾”。

对此,阿米尔·汗说,“拍电影不是用来迎合谁的。没必要为自己的祖国被放在聚光灯下而羞耻,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是我们进步的第一步。”


治病的第一步,是要弄清楚到底该治什么病。

《神秘巨星》


《神秘巨星》作为《摔跤吧!爸爸》的延续,在女权道路上更进了一步:前作是强势的父亲,带着女儿闯出原本不属于女性的道路。


这一次,阿米尔·汗亲手打翻自己塑造起来的父亲权威,让典型印度家庭中的三代女人,却因为一段网络歌手的奇遇,不同程度地走向了觉醒。

从好莱坞到宝莱坞,以及此时此刻微博上的热议的众多性暴力与性侵害事件,问题早已严峻到不得不关注,不得不暴露。


套路归套路,关键是,这个题材的电影,为什么只有印度拍出来了,还拍成了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

《起跑线》


今年还有一部印度电影,充满卖座的喜剧元素之余,也真实到让观众感叹,“我们总是在印度电影里,看自己的故事。”


这部直译过来叫做“印地中产”的电影,大玩黑色幽默,脱贫以上致富未满的小康家庭,为了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练就了能屈能伸的本领和皮笑肉不笑假哭也迷离的表情,要么打肿脸充胖子,要么假扮贫困生抢名额。


太真实了。

科幻小说里,有三六九等阶级分明的“北京折叠”,现实生活中,城市中的阶级割裂同样存在。印度的三重折叠里,劳工孩子当劳工,商贩孩子传家业,上层建筑的子嗣成了豪奢富贾,社会栋梁。


录取时,一分之隔,天堂炼狱。


孩子的入学,大人的战争。原来当今社会,入学是要顾问的,不会说英语是暴露阶级的,名正言顺录取也是要打点关节的,家长要时髦贵气才不会丢范儿的。

《起跑线》就这样疯狂自嘲,把苦大仇深,全都化作了笑料。


试图融入富人圈子的女主人,换了一身 LV 老花围巾和棋盘格手镯,Prada 热带系列的墨镜,Chanel 的珍珠链和 2.55 菱格纹链条包,再加上 90 年代的 Dior 大耳环。得,暴发户,奥特莱斯一日游。


攀比中败下阵来的糟糕品味,扮穷人时掩饰不了的“何不食肉糜”,处处扎心,却也令人笑出声来。

这些苦口良药般的印度电影,正在穿越国界,凭借喜人的票房成绩,打消中国电影的重重顾虑。


与印度不无关系的《我不是药神》,有票房可期的精良制作,有狂放荒诞的笑料,有自揭伤疤的胆量,有足以掀起全民讨论的共情,也有俗到让人安心的结局。


好电影,当如是。算不上神作,但是个好的开始,它存在的意义远大于电影本身。

战乱年代需要多巴胺,因此米高梅的轻歌曼舞大行其道;而在平庸、焦灼和失语的年代,有一些创造,注定要切开不愈的结痂,撕裂创口,暴露症结,在阵痛和反复中,清理疮脓,肃清流毒。


尽管,印度电影不是疫苗,《我不是药神》也不是药。


银幕陈情,药在人间。

将本文分享到

你可能还会喜欢

更多相关网站内容

关注官方微信
VOGUE VIP专享
开启互动之旅

将文章:我在印度电影里,寻找失踪的“中国药神”
喜欢到个人空间我的喜欢中。

喜欢理由:

喜欢成功

经验: +2 , 金币 +2

您的喜欢已完成,如您需要查看或者管理喜欢列表,
请点击"个人空间" "喜欢"

已经喜欢

 

您的喜欢已完成,如您需要查看或者管理喜欢列表,
请点击"个人空间"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