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V趣味    >    艺术

从《处女之死》(The Virgin Suicides)到《十三个原因》(13 Reasons Why):流行文化中的心理健康

作者:Oliver Lunn 编辑:yijie.zhang 时间:2020年10月05日
内容来源:VOGUE时尚网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图片库   

文章导读

影视作品对人物情感和心理状况的刻画越来越细腻,但情况并非一直如此。从《闪灵》(The Shining)到《致命诱惑》(Fatal Attraction),让我们一起来看影视作品在处理心理题材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又有哪些不足。

20世纪的影视作品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说不上细腻和走心。电影,除了少数例外,都习惯通过赤裸裸的煽情来描述“疯狂”。还记得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在《致命诱惑》(Fatal Attraction )(1987年)中睁大双眼、歇斯底里的样子吗?还有《闪灵》(The Shining)(1980年)中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的恶魔咆哮?疯狂和理智,泾渭分明。大银幕上诸如“疯子”(wacko)、“疯人院”(nuthouse)和“关神经病的地方”(loony bin)这样的名词满天飞,叙事也注重描绘戏剧性的精神崩溃,颇具夸张的漫画效果。 

20世纪的流行文化充斥着不尽人意的心理描写,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大多流于平面化。如果说如今人物心理的呈现方式变细腻了,那是因为围绕着心理健康的讨论变多了——随着讨论的增多和意识的提升,表现方式也随之进化。那么,流行文化哪些时候做对了?哪些时候又做错了? 

回到起点

越往历史深处回溯,心理描写就越是简单粗暴。文学领域,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1860年)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老处女形象,哈文森姆小姐,她坚持天天穿婚纱。没错,因为她是个“疯”老太太。

电影里,某个角色心情抑郁(想当然如此),一定是有着充分的理由。比如《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1946年)中的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他失去了工作和养家糊口的手段,决定跳桥自杀。情况确实很糟,但对人物情绪的细致洞察在哪里?现实生活中的抑郁症患者在哪里? 问题一部分出在电影叙事常常倾向于走极端。比如《惊魂记》(Psycho)(1960年),片中的精神病患者诺曼·贝茨(Norman Bates)会假扮成他死去的母亲作案。由此可见,在大众的想象里“疯”和谋杀是多么密不可分。这类电影告诉观众,精神状况不佳和暴力总是形影相随,根本无需考证。 

若说好莱坞有过像样的心理描写,则往往体现在年轻人身上。比如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在《无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年)中扮演的饱受折磨的少年,他有句独特的台词:“你快把我撕碎了!”生动地道出了表面下的暗潮涌动,不安情绪若隐若现。 

新好莱坞和人类处境的深度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年轻导演受欧洲电影的启发,开始深入探讨人类的处境。精彩之作有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普通人》(Ordinary People)(1980年),影片讲述了一个郊区家庭面对丧子之痛的故事。影片融创伤、悲哀和抑郁情绪为一体,刻画了幸存下来的孩子在自杀念头和崩溃的家庭中挣扎。 

《醉酒的女人》(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1974年)是另一部将心理问题至于显微镜之下的佳片,吉娜·罗兰兹(Gena Rowlands)饰演了一位母亲,她的精神状态日益恶化,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影片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每天在校车前接孩子的慈母精神崩溃后会发生什么?

然而一年后,《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年)上映,成为奥斯卡金像奖大赢家。该片改编自肯·凯西(Ken Kesey)1962年出版的小说,把精神病院描绘成了一座监狱,铁窗森严,还对病人实施可怕的电休克疗法,这样的描绘对精神病院去污名化并无帮助。

煮兔子的怨妇和变态杀手

撇开少数例外不谈,“疯”在80年代仍被危险地等同于“邪恶”。《闪灵》(The Shining)中的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是一例,《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1978年)中逃脱的精神病人迈克尔·迈尔斯(Michael Myers)是另一例。还有雅皮的最爱,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在《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2000年)中饰演的帕特里克·贝特曼(Patrick Bateman)一角。和其他惊悚片一样,它利用的是我们对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精神病患的本能恐惧。 

此外还有“歇斯底里的女人”的梗。它以众多面目出现,比如粘人的女友、唠叨的妻子,植根于女性不理性、情绪不稳定的刻板印象。比如,Ally Sheedy在《早餐俱乐部》(The Breakfast Club )(1985年)中扮演的“情绪化女孩”,或者黛安·基顿(Diane Keaton)在《安妮·霍尔》(Annie Hall )(1977年)中的角色,她发些牢骚,伍迪·艾伦(Woody Allen)便对她说:“你肯定是来大姨妈了。”   

这些女性角色被轻易定性为“疯”女人,而作为影片导演的男性,往往没有对她们做深入的挖掘,《致命诱惑》(Fatal Attraction )(1987年)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饰演的Alex Forrest是个“煮兔子的怨妇”,把疯狂演绎到了极致——但片里看不到对该角色心理状况的揣摩。故事更多是关于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的角色试图抹去她的存在和外遇污点。想象一下,如果是妻子出现精神问题,他会如何表现,并帮助她度过难关呢?2017年,克洛斯反思了一下这个角色,她对《纽约时报》说:“人们认为她是邪恶的,而非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移魂女郎》(Girl, Interrupted) VS 《处女之死》(The Virgin Suicides)

1990年代,情况虽然没有大的改善,但对心理问题的处理变得更加微妙。比如堪称女性版《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的《移魂女郎》(Girl, Interrupted )(1999年),就把精神病院描绘成了一个有趣但令人不安的睡衣派对。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饰演的Susanna Kaysen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片中最立体的角色。然而,影片最终落回漫画式的、对父亲耿耿于怀的“疯”女人的俗套,止步于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将笔按在喉咙上时邪恶的笑容。 

同年,索菲娅·科波拉(Sofia Coppola)拍出《处女之死》(The Virgin Suicides),对焦虑的女性角色刻画得更为出色。看得出科波拉对Lisbon姐妹的心理活动饶有兴趣,她们根深蒂固的抑郁症和行为被世人误解为“求救”的信号。医生甚至告诉其中一个女孩,她年纪尚小,怎么可能明白生活的艰辛。她的回答是:“医生,你显然没有当过13岁的女孩。” 

2000年代和花边新闻式心理剧的诞生

即使到了2000年代初,流行文化仍然没能把心理健康讲好。值得一提的是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她在2007年与丈夫分手后精神崩溃,引爆舆论。回想起来,最让人震惊的是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有多么粗暴。‘布兰妮上演自杀一幕!','布兰妮拿起大剪刀!',还有最省事的'她疯了!',这些都只是小报头条的冰山一角。那个年代,社会不像现在敏感,媒体再敢这样报道,即使不被直接封杀,也会被追究责任。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Silver Linings Playbook)(2012年)似乎实现了电影人物心理描写的飞跃,证据之一是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通过出演患有无名精神疾病的年轻寡妇一角,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的角色邂逅了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 Cooper)饰演的躁郁症患者,发展出一段离奇的爱情故事。这部片子很聪明,用幽默的方式诠释严肃的主题,四两拨千斤。最重要的是,它将躁郁症患者置于主角的位置,而不再将他们贬为“古怪”的背景人物。 

细腻描写的重要性

在描写心理方面,连续剧只到近几年才跟上主流。剧集《十三个原因》(13 Reasons Why)(2017年)中出现了自残和自杀。剧中,Hannah Baker死去,她的朋友们纷纷反省:之前出现了哪些迹象?为什么没人发现她得了抑郁症?该剧展现了社交媒体和网络欺凌的黑暗面,但很多评论也说某些情节的处理欠妥,比如自杀场景(后来被Netflix删除)太过生动,镜头停留过久,没有必要。

无论如何,《十三个原因》(13 Reasons Why)让我们看到连续剧该如何处理此类敏感话题,负责任地讲述特定故事有多重要,以及剧集播出前应有“画面可能令人不适”的警告。 

连续剧已经正式成为一些创作者与好莱坞大咖一决高下的战场。比如《非典型少年》(Atypical)(2017年),该剧围绕一名自闭症少年展开,捕捉他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有时我听不懂别人的话。”)还有电影《正常人》(Normal People)(2020年),该片不惜笔墨地探索了初恋情事,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一群普通人如何处理焦虑和自我厌恶。

最近,史蒂文·索德伯格因《失心病狂》(Unsane)(2018年)中 对精神疾病的巧妙处理大获好评,片中克莱尔·福伊( Claire Foy)饰演了一个被强行关进精神病院的女人,她的理智不断受到质疑。 

令人欣慰的是,与20年前不同,索德伯格的心理惊悚片不再是个例外。大多数影视作品似乎不会再为了滴水不漏的叙事而简化心理描写。这表明创作者在剧本阶段就会对此进行讨论,并对剧本上的硬伤进行排雷。

心理健康是人类境况中值得深究的众多主题之一。也许,当今的创作者需要扪心自问的是,怎样才能让与某个角色有共鸣的观众感觉不那么孤独?人物刻画和细节很重要,把故事讲好很重要。任由一个人默默承受痛苦,还是鼓励TA寻求帮助?这个问题值得创作者思考。 

将本文分享到

你可能还会喜欢

更多相关网站内容

关注官方微信
VOGUE VIP专享
开启互动之旅

将文章:从《处女之死》(The Virgin Suicides)到《十三个原因》(13 Reasons Why):流行文化中的心理健康
喜欢到个人空间我的喜欢中。

喜欢理由:

喜欢成功

经验: +2 , 金币 +2

您的喜欢已完成,如您需要查看或者管理喜欢列表,
请点击"个人空间" "喜欢"

已经喜欢

 

您的喜欢已完成,如您需要查看或者管理喜欢列表,
请点击"个人空间"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