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你的浏览器不支持 JavaScript!
卷完“双开门”卷“脖围”,韩国的审美模版又更新了?
Industry 时尚圈

卷完“双开门”卷“脖围”,韩国的审美模版又更新了?

2024年刚开始,一股源自韩国的新型流行审美风潮又登上热搜,持续轰炸人们的眼球——

没错,这一次是#韩国人已经开始卷脖围了#。

而与“卷脖围”所匹配的,是这些男人们为了达成 “双开门冰箱”般的目标身材。

“双开门冰箱”,顾名思义,它指代的韩国漫画中比例惊人、头小肩宽、仿佛双开门冰箱的男性角色。相信许多中国的网友,提到这个词,都会把它当成是二次元的夸张手法,一个有意思的梗和玩笑。

但谁能想到,它早就不仅仅是网络上的一个热梗,在现实生活中,“比冰箱还宽的肩”,居然还真是韩国男性最引以为傲的身材。

为了达成“双开门冰箱”, 韩国的24小时健身房遍地开花,直到半夜,练肩的项目依旧人满为患。

健身效果慢,不少人甚至开始 “隆肩”,也是挺令人咂舌——

这个项目先是由整容医生在三角肌部位做一个微创的切口,通过内窥镜技术,将这块区域皮下和肌肉进行分离,再入硅胶假体,以达到宽肩。

副作用也是有的。比如做完手术后,肩部因为带有假体,不能再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了,且因为植入的位置较浅,也容易发生移位。

即便如此,这并不能阻止韩国男性的爱美之心,预约名单很早便排起了长龙。

有意思的是,在韩国,即便你通过种种努力,已经达成拥有“双开门冰箱”般的身材,那也不够——因为你还需要顶着一张精致面孔,在韩国的流行审美中,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这话并不夸张,你会发现,无论是韩剧的男演员、引发KPOP浪潮的各色男爱豆,甚至连刚引发热搜的《单身即地狱3》的男嘉宾......他们或多或少都带有这样的外形特征。

甚至身材以外,他们更卷皮肤。

总之,很大程度上都源自韩国社会崇尚极致的“颜值至上”主义。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韩国男性皮肤护理平均消费额在全球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英国和排名第三的丹麦多出两倍不止,而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2023年的11100亿韩元(约59.61亿人民币),要知道韩国男性人口才不到2600万。在过去十年,男性护肤品消费者增长了44%。

其中75%的韩国男性每周至少会进行一次美容护理,韩国男性平均每月会使用高达13.3种化妆品。

他们对自己的脸,真的很花功夫。

而这种审美内卷,也不仅仅只存在于男性,甚至,在女性当中更甚。

关于“颜值至上”,很多韩剧其实也在侧面反映着这样的准则——你经常会看到,主角一开始因为长得不好看,遭到同学的霸凌,因为外貌不出众,就被上司和同事欺负。

而换个样貌,便能重新改变人生。

这样的编剧在现实生活也是有迹可循的,毕竟,在韩国的社会调查,比起能力,他们好像更重视外貌——

98%的就业者都回答外貌对就业具有极大的影响,选拔这些应聘者的企业HR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有94%的HR一致承认,在录用应聘者时会考虑外貌因素。

颜值不高,连工作都找不到,所以为了让面试进行得更顺利,很多人会专门去做“就业整容”。

不仅如此,这里还普遍受到“集体主义”以及“前辈文化”的影响 ,在等级文化和权威意识盛行的韩国社会,你会不由自主地被集体裹挟,当你稍有不同,便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这里的人们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有在集体中,变成跟大家一样,他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这也是为什么,在韩国,某种特定的流行审美是可以瞬间演变成群体行为的。

但当“美”成为一种压力和压迫,那就应该引发思考了。

比如,不久前,我们还跟各位探讨过,韩国最新的流行审美——“低山根”。

不知何时,当这个词被创造出来。韩流明星开始有了各种低山根面孔代表,韩国美妆博主也开始教大家如何把自己化成低鼻梁的样子。

这阵风潮甚至吹到了国内——在小红书和抖音,“韩系低山根修容法”、“显幼态必备,低山根喂饭式教学”、“更适合亚洲人的低山根鼻影教学”……各种标榜着“实用”的词条,都玩出了花样。

前些年,高山根、高鼻梁、精致鼻型的审美盛行,无数人去追随,去填充,没想到在一瞬间,低山根却流行了起来。

这种被关键词所标榜和概括的流行审美总是层出不穷,有时候是“低山根”,曾经,还有“精灵耳”、“A4腰”、“高颅顶”、“直角肩”等......

人们总是需要这些关键词去成为高亮元素以最快抓住人们的眼球,它们时刻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毫无思考的效仿。

细想,当你回过头来再看看最初风靡的“精灵耳”,不就是曾经不受主流审美待见的“招风耳”?

有时候你什么都不做,反而流行审美就会降临在你头上。

流行审美总是披着华美的外衣,它们被资本进行包装,被市场所推广,他们让大众去追随、去效仿,甚至踏入整形室,失去了自己本来的特色。

教人们变美的表象,本质依然是营销概念,有人在定义整形的标准,自然有人往标准靠拢。

循环往复,容貌和身材内卷使得我们总是在公众视线里被动地接受新的需求,这场追逐赛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就连那些无限接近“完美”标准的女明星,尚且要被“流行”反复折腾,更何况普通女孩们。

《美的救赎》里提到,“当今,整个数字时代被一种信念笼罩,即生命是可以被测量和量化的。‘量化自我’的运动也醉心于这种信念。”

而我们是否也在他人的视线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规则上的量化,将自己的外貌逐一标上精确的数字呢?

但我们又哪里需要什么新的美的标准?

去年上映的电影《芭比》告诉全世界,芭比可以穿勃肯鞋而非粉色高跟鞋,有自主的意识,会恐惧死亡,会长出橘皮组织。

但没关系,觉醒之后的芭比,她要自己决定在真实的世界里怎么活,要自我也要自由。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成为“完美”的标准,但幸运的是,我们终究可以定义自己“美”的标准。

编辑:Tristan

设计:乐乐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