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你的浏览器不支持 JavaScript!
女孩们,沉默并不意味着同意
Books 书籍

女孩们,沉默并不意味着同意

可以问受害者为什么,但更应该问加害者为什么。

书很薄,219页。六个章节:童年、猎物、精神控制、抛弃、烙印、写作。

Vanessa精确、冷静地叙述了这一段噩梦般的经历。从客观事实到主观心理,她第一视角地阐述了作为“猎物”的自己是如何在性掠食者G的控制下走向支离破碎的全过程。精于玩弄文字的G捕猎她、操控她、玩弄她,并将这段关系改写成小说,处心积虑地篡改V的形象使之更符合自己的形象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G把少女V永远囚禁在文字铸造的牢笼里。

摄影:V.Springora ©JFPAGA

《同意》一出版,立刻引发评论界和公众的关注,而那位德高望重的G也终于身败名裂,远走他乡。

阅读这本书,也可以解答很多我们今天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问题。每当有类似的新闻事件出现,社交媒体上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你为什么不能说NO?

你为什么不反抗?

你为什么不收集证据?

你为什么不报警?

你为什么不斥责他?

……

总而言之,人们想问:你为什么不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呢?言下之意,如果你不是完美的受害者,那这也是你自己的过错。

《她和她的她》剧照

《同意》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深入洞察“猎物”心理过程的机会。作为“猎物”的V无论在年龄上、阅历上还是资源上,都和G相差悬殊。权力关系极为不对等,注定她只能成为G欲望的载体,一个漂亮的玩偶。

看客们站在道德高地问“为什么”是容易的,但这些“为什么”更深刻地、经年累月地折磨着受害者,就像Vanessa Springora一样,在那段噩梦般的关系结束之后的很多年里,她仍然责怪自己,她写:

「有罪的人,是我。我是个可怜虫、婊子、荡妇、恋童癖的同伙,用少女的情书一次次为飞往马尼拉的航班作保,而飞机上都是些对着童子军照片手淫的变态。当我再也无法对这些烦恼视而不见的时候,我陷入了抑郁状态,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从地球上消失。」

她不仅面对着这些“为什么”的拷问,更艰难的是,她也面对自己的道德难题:

「是的,我同意了,那年我十四岁。他们说我不是受害者,而是同谋者。」

那么,这个“同意”是真正的“同意”吗?

林奕含写下字字血泪,她的故事里,房思琪不得不说服自己是爱着老师的,不然那畸形的关系实在太过痛苦,会让她发疯,会逼她去死。

同样在尚未建立自我秩序和社会认知的年龄,少女V也搞不明白“欲望”不是“爱”。

成年的V回看14岁的自己,她这样描述:


「一位惯于消失、并给我的人生留下难以想象空白的父亲。对阅读的强烈兴趣。有些早熟的性观念。还有尤其重要的,一股巨大的、渴望被人关注的需要。」

仿佛是面对自己又仿佛是面对G,Vanessa心酸又不无嘲讽地写下:


「万事俱备。」


《她和她的她》剧照


G一眼看穿了她的处境,立刻展开了温情脉脉的围猎。G是一名颇有名气的作家,在爱读书的V眼中,他自带光环。少女V以为自己和G的爱情故事独一无二,在G的精神控制中,她仿佛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甚至问: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为什么不能爱慕一个年长她三十六岁的男人?」

成年人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答案过于显而易见。因为这是一种彻底的虚伪,一种残忍的性剥削。

但G把这一切包装成“爱情”,而这虚伪的爱像是一场梦,太过强烈,以至周围人的警告都显得苍白,且无一能将V从中唤醒。

《她和她的她》剧照


但那是最让人惊惧的一种噩梦。梦醒后,V发现G对自己的欲望平庸又可悲,不过是来自某种成瘾性的生理需求。而G的这套把戏也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带着成人的狡猾和刻意,G不断寻找着同样孤独、敏感、缺乏家庭关怀的女孩男孩,选中他们的时候,G就清楚地知道他们不可能威胁到他的名声。因为「沉默便意味着同意」。他比某些新闻事件里的当事者更攻于心计,G引诱少女们写长长的情书,以此为自己提供道德上的担保,以此证明这是你情我愿的爱,以此佐证自己行为的正当性。

何其精明,何其险恶。

《她和她的她》剧照

克洛伊·德洛姆在《我亲爱的姐妹们》里说:掌握话语就是掌握了权力。

作为权力的上位者,G拥有话语权、影响力和关系网。在G和V之间不存在公平的对话,少女V在很久之后才意识到:性掠食者往往都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否认他们所作所为的严重性。他们要么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要么塑造成施恩者。

《她和她的她》剧照

那些“为什么”还有提出来的价值吗?

那些“为什么”,对受害者来说,难道不是另一种加诸于他们身上的暴力吗?

提出这些“为什么”的人或许都坚信自己可以对自己的决定负完全的责任,同时也期待所有人(包括未成年人、权力下位者)都具备自由主义的自我负责能力,但这种理论有一个前提:个人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是可以自由进行自我决定的主体。

对此,上野千鹤子言简意赅的指出:这是一个神话,是毫无根据的幻想。

所以我们也许可以说,人人都拥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但未经洞察的意见不具备真正的价值。

《她和她的她》剧照

下一次,当站在道德高地上发问时,我们是否该切记:

问题应该是双向的,可以问受害者为什么,但更应该问加害者为什么。

撰文:鲸

编辑:Mia、西贝

设计:冰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