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名流派对    >    星话题

吴彦姝 从“国民奶奶”到天坛奖影后,一位84岁演员的背后故事

编辑:yijie.zhang 时间:2022年9月16日 内容来源:VOGUE时尚网  图片来源:东方IC

文章导读

一位进入耄耋之年的演员,还会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惊喜?

2017年,吴彦姝凭借电影《搬迁》获得了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同年又凭借《相爱相亲》中的姥姥一角,先后获得金马奖、金像奖、亚洲电影大奖、大学生电影节等多个重要奖项提名。就在前几天,吴彦姝又凭借《妈妈!》中的精湛表演,拿下了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的影后,这一年她已经84岁。

在《妈妈!》正式上映前,我们见到了吴彦姝,并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

当颁奖结果宣布的那一刻,吴彦姝感到非常意外。对于拿奖这件事,之前她是毫无预期的,天坛奖的最佳女主角今年给了这样一位“80后”,这令她在上台时难掩激动之色,声音几近颤抖地说道:“我特别幸运演了这个有大爱、生命力顽强的妈妈角色。”

吴彦姝饰演的蒋玉芝,确实是近年来中国银幕上非常罕见的妈妈形象。一位85岁妈妈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症的女儿的故事,本已足够触动人心,而她生动的表演又为这个角色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属于吴彦姝的艺术之路,正在进入新的春天。

最初看到《妈妈!》剧本的时候,吴彦姝就爱上了这个故事。“这个妈妈的爱是非常伟大的,她原来是一个很作的妈妈,什么都要靠着女儿来办,结果知道女儿的病情以后,她坚强了起来,要照顾好女儿。所以她锻炼身体,真的像一只母狼一样,保护她的孩子。”

吴彦姝开始仔细地分析剧本里所有的素材,从年龄、学识、谈吐、环境、家庭成员以及身边人对蒋玉芝的评价入手,更加立体地构建出这位妈妈的样貌。吴彦姝很注重一件事:这一次演的角色一定要与上一次的角色区分开,更要与吴彦姝本人区分开,这样每次观众在作品中看到的,都是一个崭新的角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吴彦姝自己。

蒋玉芝是一位教授,学识渊博,言辞文雅。她对于女儿的培养更注重言传身教,而并非像一些作品中的妈妈那样,与女儿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或是就着一件事喋喋不休。甚至在沟通上,她们都是用非常含蓄的写纸条的方式传递情感,这是蒋玉芝与其他的妈妈最大的不同之处。

影片开拍的第一场戏,是妈妈与女儿在花园中散步,也是影片首款海报中的场景,那时电影的名字还叫《春歌》。导演杨荔钠很善于调动演员的情绪,她是由浅入深地安排演员进入角色,如果刚开始就拍那些情绪张力很饱满的戏,那释放出的情感可能过于浓厚。所以在一开始,吴彦姝与奚美娟拍的都是一些看似很淡,但爱意静水流深的段落,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真挚的情感。

而吴彦姝拍的最后一场戏,是她推着车在街上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女儿,之后她的戏份便正式杀青了。那一刻,她内心充满了完成角色的喜悦,同时也泛起了一阵伤感,因为即将与剧组的成员们告别了。导演杨荔钠、制片人尹露、还有奚美娟与文淇,在这个以女性影人为主力的剧组里,她感觉获得了很多的关照与尊重。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影片首映,一众主创重逢时,吴彦姝会热情地拉着她们的手,那种感觉,真的像再次见到了家人一样。

在影片中,有许多蒋玉芝情绪起伏非常大的段落,也是影片中最动人的几段情节。当女儿告诉妈妈自己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妈妈悲痛得难以抑制,哽咽着说道:“多希望得这个病的是我!”而当女儿犯病,在雨中跳舞玩耍时,妈妈想要将她拉回家里,却被女儿狠狠地咬了一口,重重推开,妈妈站在雨里痛哭失声。

“对于演员来说,这样情感浓厚的戏,确实是一个挑战。但如果演好了,又会变成一种鼓励、一种享受。我没有觉得很累,在那个时候,角色就应该出现那种状态,我唯一担心的是情绪会不会不够?虽然导演说够了,我仍然建议再来一遍,只是希望找到最好的状态。”

所以是情感外放的戏更好演,还是暗流涌动的内心戏、眼神戏更难演?这是我们很想与吴彦姝探讨的问题。吴彦姝认为两种都不容易,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即便是情感外放的戏,同样需要有内心戏的支撑,不然展现出来的只会是一些无意义的动作。说到这里,她缓缓向我伸出了手,我不解其意,但当她的眼睛望向我时,内里透出了慈爱的光芒,我不自禁地也想握住她的手。虽然她没有说一句话,但所有想要传达的内容,我第一时间都能接收到。这便是很好的例证,一个演员的魅力,就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在天坛奖的领奖台上,吴彦姝还说了下面这样一段话:“这个奖有奚美娟的一半,“我们两个人一起完成了这部片子,没有她我是拿不到这个奖的!”之后奚美娟也被邀请到了台上,两个人共同捧着奖杯,眼睛里都泛着泪光。

“互相成就”,这是吴彦姝在谈到这次《妈妈!》的合作时提到最多的四个字。从剧本上的文字,变成一个活生生的角色,除了演员自身的感悟力外,还需要对手演员给到的能量。当摄影机开启的那一刻,吴彦姝觉得自己就变成了蒋玉芝这个人,她并不会以局外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位妈妈的所作所为,而是完全“钻进角色的心里去”,这个时候,饰演奚美娟的女儿给到的互动与反馈就格外重要。

《妈妈!》其实并非二人的首次合作,之前她们曾经在电影《温暖之城之红日亭》里有过很短暂的对手戏,当时吴彦姝只是去客串。没想到之后有机会,二人可以有机会饰演母女,还能在剧组共处这样难忘的一段时光。吴彦姝很喜欢奚美娟的表演,当初听说奚美娟会出演女儿,她更加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影片的邀约。

拍摄的那段日子,奚美娟就称呼吴彦姝为妈妈,而吴彦姝则叫奚美娟为“小奚”。两位老演员都很敬业,她们并不会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一收工就吃饭、喝咖啡,而是抓紧时间回到酒店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二人真正能够有交集,往往就是在片场。虽然忙碌,但她们心中都挂念着彼此,她们会请助理送好吃的给对方,遇到了有趣的事情也会第一时间在手机上分享。她们的相处模式很像电影里的妈妈和女儿,并不需要每天待在一起,一句话,一条信息,甚至一个眼神,都能感受到内心的爱与热情。

两位好演员的碰撞,往往能在现场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吴彦姝印象很深刻的正是她得知女儿生病的那场戏,在原剧本的设计中,这一幕母女二人都没有流泪,只是默默的、淡淡的。但当吴彦姝和奚美娟真的投入到表演中时,才发现人物到了这个情境下,根本不可能抑制住眼泪。所以在那场戏喊“咔”了之后,吴彦姝仍然难以控制悲伤的情绪,在工作人员的安抚下才慢慢停止了哭泣,那一刻她也像一个孩子一样,因为她清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视的家人,已经发生了变化。她的无力、脆弱,在那一刻得到了集中的释放,但接下来,她就要藏起这些难过,成为那只“母狼”。

吴彦姝珍惜与奚美娟的合作,更珍惜蒋玉芝这样一个难得的角色。现在找到她的剧本很多,但她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有的剧本就是这个角色戏很多,但是她常常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端个盘子过去了,端个水果给你送来了,她没有行动线,那样的角色就没有意义。我们这种年龄的角色本身就不多,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地,老年人的戏基本就是奶奶、姥姥这样的角色出现,但演不演主角都得把戏演好。我觉得有的配角也会很出彩,比如《流金岁月》里的奶奶,就很不一样,重要的还是看你用不用心。”

奚美娟在吴彦姝获奖后说:“妈妈的表演能够获得大家的承认,是对中老年演员极大的肯定。”不得不承认,现在市场上面向60-80岁这个年龄段的角色确实很少,而且很程式化。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吴彦姝还是希望能给千篇一律的人物增添一些新意,但这种新意又不能让观众感到不舒服。

比如在《穿过寒冬拥抱你》中,她饰演的谢咏琴与许绍雄饰演的沛爷谈了一段令人羡慕的黄昏恋,在原剧本中,有一段两人隔着大门互相飞吻的设计,但吴彦姝总觉得演出来会让观众浑身发凉,所以她建议改成对着沛爷说:“酸死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就为这位老人增添了许多俏皮与魅力。

在刚刚凭借《北京遇上西雅图2》走入观众视野的时候,曾经有记者问起吴彦姝关于“少女感”的事,这是许多网友对吴彦姝的印象。当时吴彦姝还会有一些忐忑:是不是我演得太做作了,才会让大家有这样的感觉?但时间长了,她发现这是大家对自己表演的赞赏。她也接受了这样的印象标签,毕竟能够忘记年龄,活得潇洒、恣意、快乐,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1938年,吴彦姝出生于广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中山大学当过教授,后在山西医学院工作。妈妈是一位很传统的女性,但曾经在当时有名的昆华女中上过学,后来也前往大学深造,主修中国文学,兼修家政。那时的家政不像现在的保姆,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在家里做好一位太太,如何管理家庭。

吴彦姝与妈妈无话不谈,而且还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我的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格,她觉得女孩子走要有走相,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吃饭什么样?拿勺什么样?拿筷子什么样?都有教导。有人说我很优雅,但我没觉得我优雅,因为我小的时候受的教育就是这样,所以我走、站、说话,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尤其是在人前,即使是出去倒个垃圾、买个菜,我也会注意形象的。”

除了一言一行之外,妈妈对吴彦姝最大的影响,是爱国思想的熏陶。由于妈妈从小就教导吴彦姝,一定要做一个爱国的人。这一点,过去了八十多年,始终没有改变过。年轻时吴彦姝在山西话剧院工作,受邀在人民大会堂主演话剧《刘胡兰》,并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也是希望能够用作品将爱国精神传递下去。

1968年,吴彦姝的女儿出生,30岁的她成为了一名妈妈。“当时我们没有现在年轻人这种惧怕,好像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带孩子就一点一点学起,当然一开始需要我的妈妈来帮忙,因为我在话剧院要演出。现在想想,真的很感谢我的妈妈,不仅养大了我,还帮助我拉扯大了女儿。”

吴彦姝的女儿名叫张荷儿,从事编剧工作。她和女儿的关系很融洽,常常两个人坐在床上聊天,一直聊到凌晨三点,而女儿和外孙的关系同样如此,母子俩也是有说不完的话。这样看来,从吴彦姝的妈妈开始,整个家庭就充盈着和谐的气氛,而且大家都很平等,尊重彼此的想法。

2010年,72岁的吴彦姝随女儿到北京生活,开始接一些剧集与电影,很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薛晓路导演,出演了《北京遇上西雅图2》,就此开启了崭新的“触电之旅”。女儿很支持吴彦姝的工作,有的时候还会一起讨论角色,女儿从编剧及观众的角度给出一些表演上的建议,而女儿的剧本也会拿来与妈妈吴彦姝分享。

在《妈妈!》北影节首映那天,女儿和吴彦姝第一次共同观赏了影片。“我女儿不太愿意跟我看我的片子,她会很紧张,我的妈妈也是,我那个时候演话剧,她看我演的话剧就会担心我能不能忘词,可能关心则乱吧,越是亲近的人就越忐忑。但那天女儿看完,和我说她很喜欢这部电影,我的表演也是令她意外的,我很开心。”

在拿下天坛奖之后,吴彦姝回到家与女儿、外孙一起视频。他们并没有住在一起,吴彦姝目前处于独居状态。拿奖的喜悦,第一时间一定要和最亲近的人分享,他们都由衷地为吴彦姝感到高兴。

吴彦姝独居的事情,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好奇。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为什么不和女儿一起住?这背后有什么样的隐情?事实上自从父母和爱人去世,吴彦姝已经独居多年,“我和女儿与外孙,我们各有各的事业。我的外孙在读博士,他学人工智能,我不懂。如果他跟我住在一起,他在解题的时候,我去问你吃不吃水果?就会干扰到他。我跟我女儿也是这样,她在写剧本的时候我也怕打扰到她,所以我觉得三个人分开住更好,我们就把不愉快都个人消化掉,见面的时候谈谈高兴的事,这样一家人才能相处得更开心。”

在吴彦姝看来,爱孩子就不要束缚孩子,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当然作为妈妈同样需要空间,子女也不能用爱来束缚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吴彦姝的家庭中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下去,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从彼此身上获得快乐的能量,这也就不难理解吴彦姝女儿为什么笑称:“我妈之所以这么健康,就是因为我不多管她的闲事。”

如果吴彦姝遇到了和电影中蒋玉芝同样的处境,她会如何选择?这一点,她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很坚定地说:“我会和电影里的妈妈一样,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好我的孩子。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一位妈妈保护着襁褓中的孩子,等别人来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但是她还支撑着孩子。我想每个妈妈都会这样。”

这当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84岁的吴彦姝精力充沛,完全有能力做到她许诺的事情。电影中她展现了自己平板支撑及轻松下“一字马”的技能,爬窗户、奔跑这些耗费体力的戏份,她也来者不拒。谈到这些时,吴彦姝却觉得都是稀松平常之事。生活中,她每天都会坚持做一分钟的平板支撑,而且已经坚持了四五年,从未懈怠过,腹肌、手臂、腿部都很结实。有时候出席活动年轻人想上前搀扶她,她总是笑着摆摆手说:“不用扶,我还打篮球呢!”

除了锻炼外,吴彦姝在思想上也并未落后于这个时代。她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并自己学会了在淘宝上买东西。如果身边的人看到一件东西不错,她会建议说:“去淘宝上,拍同款就能找到啦!”在片场闲暇的时候,吴彦姝会拉着年轻的工作人员一起锻炼,还会学习网络上的时髦用语。经纪团队的工作人员称呼她为“姥姥”,她能清楚地记得每个人的名字,每次见面都像是老友聚会,感受不到任何的年龄代沟。

能够拥有如此年轻的观念与意识,吴彦姝认为和自信有着极大的关联。只有不断修炼内心,让自己强大起来,才会敢于接受更多新鲜事物,在大方得体的状态里,展示出个人的魅力。“我不觉得我有多么美丽或者是优雅,但我确实足够自信,心灵美就是最好的。”

当然,获奖的喜悦只是一时的,吴彦姝已经调整好了状态,准备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她用时下很新潮的话表达了态度:“我从来没有规划过要得一个影后,如果你规划了,却得不到,就会失望,就会气馁。所以不要去强求一定要得到什么,只要做好自己,当你的业务顶呱呱了,谁来‘内卷’你?谁又‘卷’得了你?”

采访结束后,吴彦姝自己打车回家,她微笑着与我们挥手道别。隐约之间有种感觉,这位老人就像我们的奶奶和姥姥一样,默默地在等着我们回家团聚。是的,褪去影后的光环,她仍然是那个慈祥、可爱、热爱生命的老奶奶,如果有人能从她的故事里获得一些力量和信念感,相信会是最令她欣慰的事情。

撰文:二十二岛主

编辑:朱凡 Juvan Zhu

将本文分享到

你可能还会喜欢

更多相关网站内容

关注官方微信
VOGUE VIP专享
开启互动之旅

将文章:吴彦姝 从“国民奶奶”到天坛奖影后,一位84岁演员的背后故事
喜欢到个人空间我的喜欢中。

喜欢理由:

喜欢成功

经验: +2 , 金币 +2

您的喜欢已完成,如您需要查看或者管理喜欢列表,
请点击"个人空间" "喜欢"

已经喜欢

 

您的喜欢已完成,如您需要查看或者管理喜欢列表,
请点击"个人空间"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