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V趣味    >    艺术

她们在元宇宙构建了全员拥有透明子宫的世界,专访艺术家团体Keiken

编辑:yijie.zhang 时间:2022年4月02日 内容来源:VOGUE时尚网  图片来源:东方IC

文章导读

Keiken的成员Tanya Cruz、Hana Omori和Isabel Ramos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她们的创作跨界多个领域:新媒体艺术装置、游戏引擎、CGI动画、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在她们看来,技术仅仅是一种实现创意的手段。


自从2015年成立至今,Keiken迅速获得大量关注,作品被欧洲和英国各大艺术机构和艺术节收藏和展览,包括202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20年柏林Transmediale艺术节、2019年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 Image Behaviour艺术展、荷兰乌得勒支IMPAKT 艺术节、巴塞罗那MIRA新媒体艺术节等等,最近更获得了2021年CHANEL Next Prize大奖(Chanel为世界范围内正在重新定义自己领域的艺术家所颁发的奖项)。


“我们是时间和空间的建筑师”

在当代艺术逐渐概念化的今天,艺术已经不仅仅限于美学,更重要的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Keiken的优势就在于她们对当下的社会以及未来有一种犀利的观察和想象,并善于运用艺术美学和技术手段将这些想法视觉化。

Keiken在日语里是体验的意思。

这个团体成立的初衷就是要探讨人类的意识和体验,尤其是在今天这个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日益模糊的世界,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现实应该如何自洽?“我们是时间和空间的建筑师”,Keiken的作品用虚拟和现实、数字和物理空间结合的沉浸式体验作为媒介,来阐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启发观众构建属于自我的、独立的、辩证的、有批判性思考的内在世界,来对抗无处不在的政治叙事、资本垄断和技术霸权对个体意识的操控。

是什么赋予Keiken的成员这样的使命感?

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其中两位常驻伦敦的女艺术家Hana Omori和 Isabel Ramos,我们约定在东伦敦Bethnal Green的一个咖啡馆碰面,尽管当天赶上了英国三十年一遇的风暴Eunice,但她们还是都准时到了。

Hana是英日混血,脑后的一部分长发用两根筷子别住。Isabel是英国、西班牙、欧洲犹太人混血,有一张精致而立体的小脸。Tanya是英国、墨西哥人的后裔,因为常驻柏林,没能参与这次采访,但三人十年的友谊和事业上的共同志向已经让她们彼此密不可分,或许可用植物来比喻她们之间的默契协作:Hana是种子,总有新的想法;Tanya是根茎,滋养和培育这些灵感;Isabel是花,将灵感与想法用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

如果遇到分歧呢?Isabel笑着说:“我们有时会争论,但是这种争论是一个了解、融入、启发彼此的过程,反而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创作。”三个人的日常工作作息是: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8点。Isabel承认有时候工作压力很大,但幸运的是三个人互相关爱,互相激励,这种“You are not alone”(你并不孤单)的感觉是她们最重要的“超能力”。

Hana和Tanya在Cornwall长大,Isabel在牛津郡长大。英国的乡村小镇大多风景优美,自然原始生态保护得很好。Hana告诉我:“小时候的家地处偏远,人烟稀少,接触最多的就是大自然,我对季节的变化规律感知非常敏锐。因为深深体会过与自然连接带来的快乐,小时候的我对城市以及城市所象征的资本主义有一种不知所措。”

Isabel认为连接她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们相似的种族融合背景,对于生来就要面对多元文化的人来说,身份认同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两个人都提到了父母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经常让她们感觉在体验不同的现实,但是这种“体验不同的现实”很自然地就使其培养了一种辩证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从正反两面、多种角度去思考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让她们拓宽了思路,理性地看待日益多元而复杂的世界。

技术仅仅是一种手段

思想和技术是当代艺术延伸的两个重要维度,思想决定艺术的概念和意义,技术决定了作品可实现的边界,所以Keiken非常注重这两个领域的持续学习。

对于前者,由于英国的人文艺术教育非常注重培养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而这种理性思辨能力是以自由意志和人文精神为前提,以广泛阅读为手段,以深度思考来实现的。Keiken的阅读量和思辨能力,从她们的作品以及访谈中可以明显体会到。

对于技术,Keiken则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学。2019年的作品《感受我的元宇宙》(Feel my metaverse)就源自她们自学CGI动画制作,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软件工具。她们开玩笑说,已经钻研到CGI创伤后遗症了。在被问到为什么要钻研这些技术时,Hana说:“你需要了解技术的边界在哪里,才能自由地构思。数字艺术就像在一块虚拟画布上创作,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尽管如此,技术在她们看来仅仅是一种实现创意的手段,她们对科技本身对人的影响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Hana说:“我们相信科技主导未来,但如果没有哲学思辨和人文精神的引导,任由那些利益驱动的科技巨头操控我们的世界,即使科技发展得很先进,也将是一个虚无而残缺的存在。”

在Keiken的作品中,我们体会到一种超现实的、未来感的末世氛围。她们的最新作品《爱的智慧3.0》(Wisdoms for Love 3.0)是一个需要观众互动,类似游戏的场景设置,描绘了一个荒芜的未来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一个透明的玻璃子宫,被称为内在世界(Internal land),象征人的伦理、信仰、价值观。这是致敬美国科幻小说家、女性主义学者Ursula Le Guin关于“容器”的理论,她认为容器内所包含的伦理信仰是人类最本初的工具,在发挥向外的作用之前,先向内提供能量。

作品的亮点是一个神似埃隆·马斯克的人形,手里拿了三张牌,每张牌上有一个目标:拥有未来(Owning future)、拥有星球(Owning planet)、拥有内在世界(Owning internal land);旁边站着一个少女,身体背后刻了一行字:生物学知识x计算机控制力x大数据=入侵人类的能力(Biological knowledge × computing power × data = the ability to hack humans),这行字引用自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一个观点,也是Keiken想要在这个作品里所要传达的信息:警惕科技对个人意识的操控。那些人类本初的伦理信仰是你手里的牌,一旦你放弃它们,任由科技操控入侵,你将失去对自己内在世界的控制。

美国神经系统科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Antonio Damasio认为“我们不是有感受能力的思考机器,而是有思考能力的感受机器”,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本质上是一种感知动物,感受驱动思考。

在Keiken跟舞蹈艺术家Sakeema Crook合作的《感受我的元宇宙》项目中,Keiken设计了一个元宇宙场景:Sakeema在舞台上自由舞动,大屏幕上是她的虚拟化身(Avatar),这个虚拟化身通过跟踪器捕捉她的动作,与现实中的Sakeema同步舞动。欣赏Sakeema的舞蹈,观众会自然地随之关注自己身体的律动。Hana认为当代人过度沉迷手机、电脑,这种沉迷会导致意识跟身体感受的逐渐失联,而这种失联会钝化我们在现实中的自我感受力,以及对别人感受的同理心,进而钝化思考的能力。

谈到和其他艺术家的合作,比如CGI艺术家Ryan Vautier,Keiken认为这些合作是一个有机的、流动的、互相启发的过程。Ryan帮助Keiken扩展了技术实现的边界,启发她们用技术突破物理边界,表达艺术的概念和意义。

Keiken是2021年CHANEL Next Prize获奖者之一,届时也会前往威尼斯双年展参与相关活动。我问她们会跟其他获奖者聊什么,Isabel笑着说:“还没具体想过,不过会很好奇他们对自己所在领域的一些心得。每个人都被一个不同的现实环绕,我们好奇别人的现实,也希望多视角地了解这个世界。”我接过她的话:“为了加强辩证思维。”大家都默契地笑了。

从Keiken身上可以看到一种思辨成就的艺术魅力,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广泛阅读和深度思考才能构建更加坚强稳定的内在世界,以对抗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将本文分享到

你可能还会喜欢

更多相关网站内容

关注官方微信
VOGUE VIP专享
开启互动之旅

将文章:她们在元宇宙构建了全员拥有透明子宫的世界,专访艺术家团体Keiken
喜欢到个人空间我的喜欢中。

喜欢理由:

喜欢成功

经验: +2 , 金币 +2

您的喜欢已完成,如您需要查看或者管理喜欢列表,
请点击"个人空间" "喜欢"

已经喜欢

 

您的喜欢已完成,如您需要查看或者管理喜欢列表,
请点击"个人空间"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