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你的浏览器不支持 JavaScript!

时尚社会版

时尚界人士也可以关心家国天下,从力挺总统Obama的Anna Wintour,到在2015年春夏时装周用设计表达支持苏格兰独立的Vivienne Westwood。从Katharine Hamnett的政治标语T恤,到Christian Louboutin在V&A博物馆里展示人种平等的五色高跟鞋。时尚界人士用自己的方式为政治发声,关心社会。

Chanel’s Feminism 2015的春夏秀场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跟Dolce&Gabanna西班牙舞娘似的骄奢淫逸和Louis Vuitton不食人间烟火的的太空旅行相比,2015 Chanel春夏秀场上的那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则能被载入史册。从20年代开始,Coco Chanel 式的女权主义,是那样的冷静而有理。她用男性化的线条、舒适宽松的款式、黑白的色彩将女性从历史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在今天Karl Lagerfeld决定将秀场变成战场,名模们拿着扩音喇叭,高举着写有“做你自己”,“做时尚不要战争”等字样的牌子走出大游行。虽然这场秀被英国卫士报评论为一场群模的“女权主义”派对,但不可否认的是,时尚人士正在向他们的观众说,“如果你还没关注过女权主义,那你就out了。”

Look 1 / 7

Chanel’s Feminism 2015的春夏秀场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跟Dolce&Gabanna西班牙舞娘似的骄奢淫逸和Louis Vuitton不食人间烟火的的太空旅行相比,2015 Chanel春夏秀场上的那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则能被载入史册。从20年代开始,Coco Chanel 式的女权主义,是那样的冷静而有理。她用男性化的线条、舒适宽松的款式、黑白的色彩将女性从历史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在今天Karl Lagerfeld决定将秀场变成战场,名模们拿着扩音喇叭,高举着写有“做你自己”,“做时尚不要战争”等字样的牌子走出大游行。虽然这场秀被英国卫士报评论为一场群模的“女权主义”派对,但不可否认的是,时尚人士正在向他们的观众说,“如果你还没关注过女权主义,那你就out了。”

  • Look 1 / 7

    Chanel’s Feminism 2015的春夏秀场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跟Dolce&Gabanna西班牙舞娘似的骄奢淫逸和Louis Vuitton不食人间烟火的的太空旅行相比,2015 Chanel春夏秀场上的那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则能被载入史册。从20年代开始,Coco Chanel 式的女权主义,是那样的冷静而有理。她用男性化的线条、舒适宽松的款式、黑白的色彩将女性从历史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在今天Karl Lagerfeld决定将秀场变成战场,名模们拿着扩音喇叭,高举着写有“做你自己”,“做时尚不要战争”等字样的牌子走出大游行。虽然这场秀被英国卫士报评论为一场群模的“女权主义”派对,但不可否认的是,时尚人士正在向他们的观众说,“如果你还没关注过女权主义,那你就out了。”

  • Look 2 / 7

    5 shades of nude 陈列在英国V&A博物馆中的Rapid Response Collection 中Christian Louboutin修正了对于裸色高跟鞋的定义,出品五款从乳白到深棕色的高跟鞋,来展示人种平等的全面考虑。虽然被人诟病是亡羊补牢,但是时尚圈对于人种的反应的确缓慢。从1892年到2012年为止的vogue杂志中,只有不到1%的封面是有色人种。而1966年第一次登上vogue杂志封面的黑人Donyale Luna却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之后进军超模界的Naomi Sims被认为“too dark”而被品牌拒之门外,直到超模Iman的成功,才造就了Naomi Campbell以及Tyra Banks。作为享誉世界的“红底鞋”品牌,Monsieur Louboutin在2011年秋季系列中,就曾选取Marie-Guillemine Benoist的画作Portrait d'une negresse作为灵感源,来表达品牌对黑人女性之美的肯定。Louboutin坚持裸色高跟鞋会消失在女性的脚上,从而拉长腿的比例,但商店中一色的浅裸色无疑是对深肤色女性的无视。2013年,Louboutin推出“fair blush”和“rich chesnut”的深裸色来匹配不同肤色,并将他们称之为“五度裸色”,很快就获得了美国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的支持。

  • Look 3 / 7

    Black Barbie Issue 意大利《VOGUE》在全球《VOGUE》刊物中代表着权威的艺术性与关注度。全球超模的指标性里程碑就是登上意大利vogue的封面。而魔头Franca Sozzani也一向被认为是高品质、有远见的时尚教母。2008年在全球少女玩偶Barbie娃娃的公司Mattel推出了Black Barbie之后,意大利Vogue决定在7月刊来制作一个真人的黑色Barbie特辑。这份全黑的model名单中包括Naomi和Tyra这样的传奇女星,也有Chanel Iman、Pat Cleveland这样的新晋脸孔。事实上,虽然Mattel公司在1967年就拥有了Black Francie娃娃,但他们不过是被涂上了黑色油彩的白人。而这一次由非裔设计师Stacey McBride所制作的娃娃,在骨架结构和脸部特征上都认真考量,力求创作出真正属于黑人少女的Barbie。不管是对有色人种市场的示好也罢,出于商业的“政治”正确也罢,整个时尚圈不得不正视这本由全球最有气场的黑珍珠们带来的联袂演出。

  • Look 4 / 7

    Vivienne Westwood’s “yes” vote 刚刚推出自传书的七十岁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似乎总在时尚界有着无尽的精力。事实上,这位Punk女王从出道就充满着对于社会事件离经叛道的理解。对于性、对于时尚、对于品牌产业,她追求的是真实而犀利的道路。不盲目扩张产业,不随波逐流地改变时尚方式。出书、游行、公益。在2015年春夏的red label的发布中,她又将时装秀变成对苏格兰独立的支持游行。不希望加入了污垢涂抹般的妆容,80年代底层人民的工作装,西太后在系列中展示那些民主的束缚与灵魂的真实。“有的时候我觉得苏格兰比英格兰更民主,我希望他们能成功独立,并获得更好的将来”。虽然苏格兰的独立最后并未成真,但Vivienne Westwood的“yes”徽章,将会永远停留在时尚史上。

  • Look 5 / 7

    Politician Anna Wintour 时尚大佬们的号召力不仅令时尚圈折服,也让政治圈震动。时尚教母Anna Wintour在政界也有一席之地。2012年她拜访奥巴马芝加哥竞选总部,并在之后联合美国娱乐巨鳄Harvey Weinstein筹办晚宴,为竞选筹措资金。并在奥巴马连任竞选中,被任命为艺术与人文委员会委员。将时尚媒体圈的铁手腕玩转到了政治的舞台上来,只让人感叹戏如人生。被政治讽刺漫画家AleXandro Palombo无情开涮并没有让Anna避嫌,她反而依旧频频出席于Obama夫妇主持的各种场合。 2014年,在Michelle Obama的主持下,Anna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得到了以她命名的Costume Center。

  • Look 6 / 7

    Prada,country of origin 时尚行业中的国际壁垒,如同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壁垒一般不可避免。当意大利政府要为本地制造业无差别保驾护航的时候,标榜Made in Italy的意大利品牌Miuccia Prada发表新副线“country of origin”来拥抱全球的各民族制造业。用品牌来对来自秘鲁、印度、苏格兰、日本、中国的全球各种民族的独特工艺致敬。“Made in Italy?谁在乎呢?我们谁在这个世界,就要拥抱这个世界的一切。”第三世界国家并不只是生产廉价物品的血汗工厂,不同民族的工艺有不同的智慧,Prada在品牌后缀加上工艺生产地的行为是时尚产业对于全球制造业的无声致敬。

  • Look 7 / 7

    Katharine Hamnett’s slogan 来自英国的Katharine Hamnett也许是时尚圈里活得最恣意的设计师。相比其他专注于再造面料,钻研造型的设计师,Katharine像是时尚界的补习老师,不停地在T恤形的白板上写写画画,也像是个时尚激进人士,用标语T恤为大旗,不断地游走在时尚社会版面上。从1983年开始的口号包括:曾因敏感而惊吓到Margaret Thatcher夫人的“58% don’t want pershing”,由Vivienne Westwood穿着的人权T-shirt,以及联手Marc Jacobs推出的为了皮肤癌募捐的“Protect the skin you’re in”等等。Katharine Hamnett总是向社会,用无声的方式发出时尚界最尖锐的最毫无余地的宣言。

查看其它